滅秦期間的沛公
1、從“倨見長者”到“攝衣謝之,延上坐”
沛公劉邦作為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lǐng)袖非常重視人才,秦二世三年有一位儒生酈食其來投奔他。但是出于農(nóng)民起義者的本能,劉邦很看不起儒生。酈食其由騎士的引薦,見到了劉邦,此時的劉邦“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酈食其長揖不拜,說:“足下是要助秦攻諸侯,還是率諸侯而破秦?”一句話把劉邦激怒了,劉邦罵道:“豎儒!天下苦秦久矣,所以諸侯相約而攻秦,你為何說我助秦而攻諸侯?”酈食其說:“既然聚合大家誅無道的暴秦,你不宜如此以傲慢的態(tài)度見長者。”(倨見長者)這句話的份量劉邦立馬體會到了,隨即停止洗腳,整頓好衣服,請酈食其上坐。
酈食其是來向他講奪取秦朝天下的重要謀略的,“足下糾合散亂之兵,不滿兩萬,靠這樣少的兵力謀奪強秦,等于以羊投入虎口。陳留這個地方,天下之沖,四通八達之地,今其城又多積累,”可以先行占領(lǐng)。(《漢高祖本紀》《酈生陸賈列傳》)
事實證明,酈生的謀略使得起義軍站穩(wěn)了腳跟,取得到了初步的勝利。
在滅秦后的漢三年,酈食其進一步向劉邦提出打敗項羽的謀略“急復(fù)進兵,收取滎陽,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大行之道,拒蜚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之所歸矣。”后來劉邦就是按這個謀略去做的。酈食其還說:“今趙、燕已定,唯齊未下。”是他冒死至齊,說服齊王七十余城歸漢,只是由于韓信心懷鬼胎,復(fù)攻齊城,導(dǎo)致酈食其被齊王活活烹死,成為為國捐軀的烈士。
假如當初劉邦不改“倨見長者”的傲慢態(tài)度,酈食其怎么會為其出謀劃策并為國捐軀?只要對滅秦有利,只要對建立漢朝有利,就要吸取來多方面的意見,哪怕這個人是自已看不慣的,心理上不愿接受的。這一點劉邦做到了。劉邦后來還重用了好幾位儒生。
2、進入秦宮,從享受腐敗到“還軍霸上”
秦二世三年,沛公劉邦一路西行,奪城略地,終于先于項羽入咸陽,秦王子嬰,降枳道旁。秦朝滅亡。這一年也就是漢元年。當時,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他從未看過如此花花世界,意欲即在此居住下來,享受腐敗。樊噲苦諫,要求沛公出宮,沛公不聽。張良說:“因為秦的無道,所以沛公得以滅秦,到達此處宮室。為天下消滅殘暴的君主,自己宜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今始入秦,就安于享樂,這就叫做‘助桀為虐’。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愿陛下聽樊噲說的話。”劉邦幡然醒悟,改正錯誤,離開秦宮,還軍霸上。于是,接下去就有了“鴻門宴”的故事。(《漢高祖本紀》《留侯世家》)
如果,劉邦不聽勸告,貪圖享受,在秦宮里不走,等待他的是什么,不言而喻。項羽雖沒有先入咸陽,但他有幾十萬大軍,而且此人又非常兇猛殘暴,可以把劉邦打得片甲不留,死無葬身之地,又哪里有后來的漢朝呢?
這是一著險棋,劉邦在別人攙扶之下走對了。我們看到,這個人在善于聽取別人意見,改正自己錯誤的心底世界,是能識大局,顧大體的。目光還是遠大的。當時,并沒有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馬克思主義的指導(dǎo),哪一個人起來造反不是為了過上享樂腐化的生活?但是他克制了自己,實在難能可貴。
劉邦可以先富,但沒有先富,而是與大家共走創(chuàng)業(yè)之路。他真正過上皇帝生活是什么時候?到漢七年十月,長樂宮建成,漢舉行盛大慶典,劉邦說了一句“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而這一年距他去世只有4年多時間。
【漢高祖劉邦的10次改過,知錯能改終成一代帝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