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思》教學設計,歡迎閱" />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_亚洲av中文在线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在_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秋思》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30 17:26:57 教學設計

《秋思》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思》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思》教學設計15篇

《秋思》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做到課堂之上熟讀成誦。

 ?。?、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场⑼ㄟ^適當的回顧與拓展,深入感悟古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切入主體,理解內容,通過多層次地朗讀,理解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和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表達方法的歸納與應用。

  【教學策略】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品味、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同時通過同類詩詞的拓展,豐富感悟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讀圖導入 感情鋪陳

  教師出示月夜的課件,學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從月夜想到團圓以及古詩《靜夜思》,體會詩人借明月、思故鄉(xiāng),回顧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引入《秋思》。

  二、設疑誦讀 切入主體

  1、解題入詩:學生讀文題,理解含義,引出質疑:詩人是借著秋天的景色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嗎?

 ?。?、初讀釋疑: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詩,匯報的時候,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并抓住“重”字進行古詩文的回顧與遷移,豐富學生對于古詩字詞的理解與認識。

  3、切入主體:回憶質疑,撥云見日,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與交流,明白這首詩主要是借寫家書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三、理清脈絡 感知全詩

  提出問題:是什么引發(fā)作者寫這封家書?寫完家書的結果又如何?讓學生再次細細讀文,之后進行反饋,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脈絡,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同時,詩人身世的介紹,有助于理解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的心境,也對深入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起了鋪墊作用。

  四、深化體會 品讀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再次深刻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耙馊f重”“ 說不盡”“又開封”的層層遞進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將自己的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都濃縮在這封家書之中,而內心的矛盾體現(xiàn)在“又開封”這一細節(jié)動作上,從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對遠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牽掛。

  五、歸納總結 比較明晰

  表達方法的介紹與總結。由《靜夜思》的借景抒情,引發(fā)《秋思》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的疑問。在總結板書,回顧整體的基礎上,將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與學生共同總結出來。之后出示兩篇詩作:高適的《除夕作》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借助學到的知識進行辨析比較,從而深化了對表現(xiàn)手法的認識。

  六、誦讀提升 感悟升華

  通過多樣的、大量地朗讀、誦讀、背誦,學生在教師深情地引領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飽滿的感情朗誦《秋思》,在學生感情的高潮結束本節(jié)課的教學,給學生對于思鄉(xiāng)這一主題有更多的思索。

  【板書設計】

  秋思

  唐 張籍

  見秋風 意萬重

  家書────思鄉(xiāng)情 (敘事抒情)

  說不盡 又開封

《秋思》教學設計2

  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

  2.朗讀并背誦詩歌,感受詩歌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重難點)

  能力目標,體味各首詩歌中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目標,感受詩歌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領會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課時

  1.了解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重難點)

  3.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難點)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知道在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是哪種文學體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發(fā)端,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二、教學新課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2.寫作背景。

  《觀滄海》選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自讀,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2.教師范讀,正音解詞。(或播放錄音)

  3.學生齊讀,要求準確整齊,有節(jié)奏感。

  4.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內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來寫?

  明確: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

  明確: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描寫海水和山島。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的,與詩的內容無關。

  3.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明確:“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xiàn)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言志”,詩人寫滄海,抒發(fā)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

  目標導學二:學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

  2.寫作背景。

  詩人王昌齡于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尉,當時李白正在揚州,聽說此事,便寫下此詩,寄托對朋友的牽掛。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自讀,把握七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2.教師范讀,正音解詞。(或播放錄音)

  3.學生齊讀,要求準確整齊,有節(jié)奏感。

  4.理解大意。

  (學生概述,老師補充指正)楊樹花已落盡,杜鵑鳥在不停地啼鳴,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五條溪水。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邊。

  (三)合作探究

  1.詩中融情于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哪兩句?

  明確: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2.聯(lián)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么選取“楊花”“子規(guī)”來寫?

  明確: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規(guī)”是杜鵑鳥的別名,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

  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三、板書設計

  觀滄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第2課時

  1.學習《次北固山下》,體會敘事寫景的哲理美。

  2.學習《天凈沙·秋思》,理解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鄉(xiāng)之情。

  一、導入新課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寫鄉(xiāng)愁的詩,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lián)而聞名于天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二、教學新課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王灣,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

  2.寫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

  3.文章體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詩。律詩共八句,一二兩句為首聯(lián),三四兩句為頷聯(lián),五六兩句為頸聯(lián),七八兩句為尾聯(lián);每句有五個字,叫五言。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聽讀,把握五言律詩的誦讀節(jié)奏。

  2.教師正音解詞,學生自讀。(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視頻或音頻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譯:我要走的道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一葉白帆高高懸掛。紅日從東海上誕生了,沖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彌漫著溫暖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了舊年。我多么思念故鄉(xiāng),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天空的北歸鴻雁啊,拜托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

  (三)合作探究

  1.這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初春。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江春。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

  明確:思念故鄉(xiāng)。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明確:“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懸”是端直高掛的樣子,風“正”表明順風,同時又是和風,因此帆便端直高掛了。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歷來被人稱道。請選一個角度,做簡要分析。

  明確:(1)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現(xiàn)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2.文體簡介。

  從詩歌的體裁看,《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疤靸羯场笔乔泼喈斢诳梢蕴钤~歌唱的樂譜;“秋思”是題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緒。

  馬致遠的散曲,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被譽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鄉(xiāng)愁。

  (二)朗讀指導

  1.劃分這首散曲的誦讀節(jié)奏。

  明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教師范讀,學生齊讀,整體感知大意。

  翻譯: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疲憊不堪的瘦馬。夕陽已經朝西方落下,思家懷鄉(xiāng)的漂泊人還遠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凈沙·秋思》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明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些都是凄清、悲涼、感傷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可以作為點睛之筆?

  明確:斷腸人在天涯。

  3.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通過凄清、悲涼、感傷的秋景描寫,表現(xiàn)羈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4.根據詩歌內容展開想象,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確:深秋,夕陽西下。古道上,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獨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馬。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將要歸巢的烏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橋,看到溪水流經的幾戶人家,炊煙裊裊,充滿幸福溫馨,而他此刻卻有家難歸,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處呢?獨自承受漫漫長夜,怎能不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四)比較閱讀

  《次北固山下》與《天凈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異同?

  明確:《次北固山下》和《天凈沙·秋思》都抒發(fā)了游子的鄉(xiāng)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緒不完全一致?!洞伪惫躺较隆访鑼懺娙嗽诖系乃娝?,表達了他在異地他鄉(xiāng)熱切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短靸羯场で锼肌访枥L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書設計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可取之處,在開始時把這四首詩的閱讀放在古詩的寫作背景下去讀,不為教詩而教;能夠結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學生對曹操在《觀滄海》中的豪邁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向學生介紹強調;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能夠進行比較閱讀。學生學習氣氛比較濃,課堂思維活躍。不足之處,課容量安排太大,課堂各環(huán)節(jié)之間時間安排不科學、不精確,導致授課時間緊張。今后在教學中應該增加學生的課中自由探討時間,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秋思》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語文教師身具傳承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光榮使命。時代發(fā)展,古詩詞雖被視為文化瑰寶,卻漸被塵封,今天的學生對詩之意、詩之境、詩之美鮮有所感。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裉煳覀冞€可以說“不如授人以漁場?!币驗?,身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因此,《秋思》教學設計力求引領學生走向、走近、走進詩歌這一獨特的文化中,入詩境,知詩意,品詩味,悟詩情,從而使本課教學收獲實效。

  教學目標:

  1、以“讀”為主線,通過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讀懂詩意、讀出感情四個層次的朗讀,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走進文本,理解作者的思鄉(xiāng)情。

  2、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意蘊,體會作者情感。

  3、以“思鄉(xiāng)”為主題,引導學生感受張籍的思鄉(xiāng)情,古人的思鄉(xiāng)情,今人的思鄉(xiāng)情。

  教學重點:

  以“讀”為主線,讀出層次,讀出效果。

  教學難點:

  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背后蘊藏的作者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宋代王安石眼中鄉(xiāng)愁是那春風又吹綠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鄉(xiāng)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張籍寫的《秋思》。(板書課題,齊讀)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所以思要讀得長一些。(生再讀一遍詩題)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師: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師:我看同學們都會讀了,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當一個最勇敢的孩子。

  師: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還有誰也想來試一試。生讀。

  真棒!老師聽出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jié)奏。

  (講解字音)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也想讀一讀。

  師:同學們,老師讀得怎么樣?(分析師生讀法不同,再練讀。)

  師:讀得真好,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吧,我讀題,你們讀詩句。(學生讀)

  師:對,就是這樣讀,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同學們,靜靜讀讀,邊讀邊看插圖,能不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生:這首詩寫了作者在洛陽城里看見了秋風,就想給家人寫封信,他想要寫的東西太多了,把信交給捎信人的時候,又把信拆開添上幾句話。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說一說。

  師:是呀,這首詩主要敘述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誰能用三個字概括?

  生: 寄家書。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師:讀一首詩,就是了解一位詩人,讀懂他的心。讓我們一起走進張籍的內心吧,當時正在洛陽為官的張籍是見到什么讓他思緒滿懷?

  生:秋風

  師:哪句詩告訴我們。

  生:洛陽城里見秋風。(點擊課件出示詩句)

  師:你來讀一讀。(生讀)

  師:秋風無影無蹤,看得見嗎?

  生:看不見

  師:從這句詩中,你能想像到詩人在秋風蕭瑟的洛陽城里見到一副怎樣的景象?

  生:他看到洛陽城飄飛的落葉……

  師:那么,當時的洛陽城是怎么樣的呢?請看資料:

  在唐代,洛陽商業(yè)非常繁榮,盛況空前。由于洛陽交通便利,是唐朝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又是水陸交通的樞紐。外國商人經廣州、揚州,抵達洛陽,然后去長安。被稱為唐朝的第二大首都——東都。

  師:從這段資料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當時的洛陽城很繁華……

  師:然而這一切繁華的景象,詩人卻視而不見,見到的,只有冷冷的秋風,南歸的大雁,飄零的樹葉。此情此景,詩人不禁吟道———生:洛陽城里見秋風。

  師:秋在我們的眼中是喜悅的,為什么在張籍的眼中是如此的凄涼呢?請大家讀下面的文字。

  出示資料:張籍祖籍吳郡(現(xiàn)江蘇蘇州),幼時家境貧寒,10歲的時候就離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開始四處游歷做官,歷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職,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候,客居洛陽為官,又是一年秋風至,望著蕭瑟的秋風,詩人不禁感慨萬分,揮筆寫下了這首《秋思》。

  師:你從這段文字中明白了什么?

  生:他在外地做官,遠離家鄉(xiāng)。

  師:洛陽到蘇州有870多公里,在當時,交通不便,這算是遙遠的路程了。

  生:他10歲離家,游歷做官也許很多年沒有回家了。

  師:是啊,許多年,那瑟瑟的秋風絞碎了詩人思鄉(xiāng)的心,詩人難以回鄉(xiāng),愁腸百轉,他縱有千言萬語又該如何傾述,此時,他最想見到的是什么呢?

  生:家鄉(xiāng)的親人,家鄉(xiāng)的景色,家鄉(xiāng)的一切……

  師:但這些他現(xiàn)在見得到嗎?

  生:見不到。

  師:詩人見不到家鄉(xiāng)的美景,見不到親人的歡笑,見到的只有這冷冷的秋風。多媒體出示填空練習:望著在瑟瑟的秋風中飄落的樹葉,詩人想:你們能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化作養(yǎng)料來滋潤樹根,我卻( );仰望秋風中展翅南飛的群雁,詩人想;( ) ……

  師:秋風瑟瑟,詩人難以回鄉(xiāng),不免引起了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在那個年代,只能寫封信回家,寫給親人的信就叫——生:家書。

  師:而這一封家書,要到達親人的手上,少則幾個月、半年,有的甚至要幾年,因此,古人特別看重這一封家書,詩圣杜甫就曾經這樣寫道(出示句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生:家書的重要,比萬兩黃金還貴重。

  師:正是因為家書的意義非凡,詩人才會——生:欲作家書意萬重

  師:意萬重就是——

  生:想要表達的意思很多。

  師:是呀,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年邁的父母、翹首遙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會在信中說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心里,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張籍,此時你會想起家鄉(xiāng)的什么人,什么地方,會說些什么呢?拿起筆,寫一寫 (課件出示:1、芳草凄凄的古道旁,白發(fā)蒼蒼的父母,在翹首遠望……2、楊柳依依的斷橋邊,淚眼汪汪的幼子,在踮腳遠眺……3、夜深人靜的小院里,形單影孤的妻子,在望月嗟嘆……)

  1、我想對年邁的父母說……

  2、我想對勞累的妻子說……

  3、我想對幼小的兒女說……

  4、我想對我的兄弟姐妹說……

  5、我想起了家門口的'小樹林……

  6、我想起了小時候讀書的屋子……

  7、我想……

  師:我看同學們都寫得差不多了,來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

  (師生互動交流,生讀完寫句再讀詩。)

  師:是啊,張籍想對家人說的話有千言,有萬語。他一會兒奮筆疾書,一會兒愁容滿面,寫寫停停,真是——生:欲作家書意萬重

  師:信總算寫完了,我們來看看張籍寄信的畫面。(課件出示詩句)

  同學們張籍寄信時,他心情如何?你能從詩中找出這個字嗎?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擔心什么?當捎信的人馬上就要出發(fā)的時候,他是怎么做的?

  師:可臨行為什么又開封?“開封”是什么意思?“又開封”呢?

  生:“開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開。

  “又開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開,又合上又打開……

  師:詩人把信打開幾次?

  生:一次,兩次,三次……

  張籍呀張籍你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為何呀?——生: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你從這 “又開封” 中體會到了什么?

  師:把你的理解帶進你的讀中(讀后兩句)

  師:一個小小的開字,一個平常而又細微的動作,卻飽含了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我們從這平淡之處可見作者構思的艱辛,這也是本詩的獨特之處。

  四、配樂誦讀,深化情感。

  師:是呀,小小的一封家書怎能承載一個游子濃濃的鄉(xiāng)愁呢!請讀《秋思》

  師: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

  那他還帶走了什么?

  生:帶走了作者的心……

  師:魂去也,空一身哪!現(xiàn)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音樂響起)生讀詩;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在故鄉(xiāng)。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請讀《秋思》。秋風乍起,思鄉(xiāng)涌起,寫不完的思念,說不盡的鄉(xiāng)愁,此刻,你是否把張籍那悠長而又濃郁的秋思學深深地記在心中呢?背《秋思》。

  五、拓展升華,總結全詩。

  師: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又何止張籍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

  (課件出示)師生配合讀。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xiāng)。------清.袁枚

  師:多么動人的詩篇,多么真摯的感情,他們表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心聲——思鄉(xiāng)情。同學們,當你們長大后,當你們遠離家鄉(xiāng)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之時,你們會覺得故鄉(xiāng)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最不能割舍、最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秋思》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詩人張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xiāng)之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讀準詩中多音字的讀音。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4、初步體會詩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詩句含義。

  2、體會詩人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理解詩題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鄉(xiāng)詩《泊船瓜洲》,請一位同學來背一背。(生背誦)

  師:在這首詩里,是什么勾起了王安石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師:像這樣抒發(fā)思鄉(xiāng)情感的詩歌我們把它叫作“思鄉(xiāng)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xiāng)詩,它是唐朝詩人張籍寫的《秋思》。(板書:秋思)(生齊讀詩題)

  師:詩題怎么理解?(生交流)

  師:在秋天里思念家鄉(xiāng),這樣的思念應該是悠長的,所以朗讀詩題時,可以把秋思這兩個字稍微拉長一點,這樣就更有味道了,請大家再試一試!(生再次齊讀詩題)

  二、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

 ?。ㄒ唬┲笇ёx準多音字

  師:嗯,有點味道了。課前已經預習過詩歌,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生讀詩歌)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樣?(生評價)

  師指導讀準多音字“重”。

  師:“重”在這兒的意思是——那么“意萬重”就是——

 ?。ㄉ涣鳎?/p>

  師:沒錯,“意萬重”就是想說的意思很多,這是虛指。你看,根據多音字的意思來確定多音字的讀音,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上這樣的方法,我們再來讀讀第四句詩。(生齊讀)

  (二)讀出節(jié)奏

  師:讀得正確,也讀得流利,不過,朗讀古詩還要能夠讀出節(jié)奏來。現(xiàn)代人朗讀古詩,常常根據音節(jié)或意義來劃分節(jié)奏。如果按音節(jié)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四個節(jié)拍。如果按意義來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三個節(jié)拍。知道了古詩的朗讀節(jié)奏,大家就可以選擇喜歡的一種練習讀一讀,一會兒我們來展示。

  (生自選節(jié)奏練習朗讀)

  師:讀得真投入!誰愿意來讀一讀?其他同學可要認真聽,看能不能聽出他是采用第幾種節(jié)奏來朗讀的。(指名朗讀)(生齊讀)

  三、感知詩意,體會詩情

 ?。ㄒ唬└兄娨?/p>

  師:聽你們朗讀詩歌真是一種享受。這樣讀著讀著,詩句的意思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請大家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ㄉ毩曊f詩句意思)

  師:誰來試著說一說詩句的意思?(生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師:基本上把詩句的意思說出來了。關于詩句的意思,我們先說到這兒。我想,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你們對詩句的理解還會更加到位的。

 ?。ǘw會詩情

  1、品讀“見秋風”

  師:同學們,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飽含著詩人那濃濃的思鄉(xiāng)愁緒。是什么引發(fā)了詩人的這份思鄉(xiāng)情感,讓他急著給家人寫信呢?請大家默讀古詩,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讀)

  師:讀著詩句中的“見秋風”三個字,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都說風兒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可詩人為什么卻說見到秋風了呢?展開想象,此時此刻詩人獨自站在洛陽街頭,瑟瑟秋風吹來,他可能會看到什么?

  指導學生想象,讀出“洛陽城里見秋風”中的憂傷和孤獨。

  師:都說詩中有畫,瞧,你們已經讀出畫面來了,了不起。通過這樣讀詩句想畫面,我們就會明白秋風看不到,但是秋風帶來的蕭瑟景象卻處處可見?,F(xiàn)在,讓我們帶著這種憂傷,這種孤獨,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聲音壓低點,努力讀出詩人的內心感受。

  2、品讀“意萬重”

  師:正是這樣的憂傷,正是這樣的孤獨,使得詩人思緒萬千,此時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師:用詩句中的字眼來說,那就是——(作家書)詩人提起筆來,千言萬語涌上心頭,他可能會想起——(想象張籍的思念)

  師:那他又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拿出練習本,任意選擇一個寫信對象練習寫話,幫張籍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生練習寫話,師巡視指導。)引導交流。

  3、品讀“說不盡”

  這樣的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說不盡。

  師:這說不盡的是什么?(生交流)……

  4、品讀“又開封”

  師:正是這許許多多的說不盡,使得我們又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一起讀——(生齊)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師:“行人”是指什么人?

  古時候沒有郵局,也沒有郵遞員。老百姓的家書往往只能托人捎帶。對于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張籍才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說不盡。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生齊)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師:誰來告訴大家什么是“又開封”?又把信打開,讀著“又開封”,你又看到了什么畫面?張籍為什么又開封呢?現(xiàn)在,老師就是行人,你們就是張籍,我想采訪一下大家,誰愿意接受我的采訪?(師采訪學生)

  師:其實我們可能很難理解張籍此時此刻的心情,相信了解了他的經歷,你會明白他內心的情感。張籍其文學成就極大,但仕途卻并不順利。由于家境貧寒,他很小就遠離家鄉(xiāng),四處求學、作詩,也數度返回故里,一直沒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歲左右,他得到韓愈的賞識和推薦,后來憑借自己的才華考取功名,卻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來,他無時無刻不想起故鄉(xiāng),想起家中年邁的父母,想起兒時一起玩鬧的兄弟姐妹,可是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記憶深處了。而這一封家書不知道要何時才能送到遠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師:聽了張籍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沒回家了,難怪他會這么思念家鄉(xiāng),這么思念親人。而這樣的思念就蘊含在“作家書”中。像這樣通過敘述一件事情來表達情感的抒情方式,我們把它叫作敘事抒情。

  (板書:敘事抒情)體會到詩人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xiāng)愁緒后,如果讓我們再來讀讀張籍的這首詩,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讀——(生齊讀)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yè)

  師:背誦《秋思》。其實像這樣表達思鄉(xiāng)懷親的詩歌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敘事抒情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秋思》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 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 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5課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二篇古詩??蠢蠋煱鍟n題(板書:秋思),誰來讀?

  (2-3人)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1.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也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詩)

  2.差不多了嗎?(差不多了)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

  師評: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剛才他把詩中的一個多音字讀準了,你聽出來是哪一個嗎?

 ?。ㄖ兀?/p>

  為什么這個字讀chóng,而不讀另一個讀音呢,有什么好辦法?(查字典)確實,老師把字典上的意思整理在ppt上,現(xiàn)在你能準確判斷嗎?

  誰還想來讀一讀?

  師評: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jié)奏。

  3.來咱們全班一齊讀《秋思》。起。

  4.讀完后,你知道這首詩大概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詩中的話來說嗎? (作家書。)(板書:作家書)

  5.作家書是什么意思?

 ?。▽懠視#?/p>

  三、再讀故事,品悟詩情。

  1. 這首詩的題目是《秋思》,可整首詩中都沒有出現(xiàn)一個“思”字,那么作者把這份思念藏在哪句詩里?

 ?。尻柍抢镆娗镲L,欲作家書意萬重)

 ?。?)秋風看得見嗎?

 ?。床灰姡?/p>

 ?。?)看的見的是什么?可以看看插圖,也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 (葉子飄落、草黃了、雁子往南飛??)

  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此時的張籍已在洛陽城里漂泊了許多年,這時,詩人看見這瑟瑟秋風會想起誰?

  (父母、妻兒)

 ?。?)是呀,那么他可能會問候父母些什么?他可能會牽掛妻子些什么?他又可能會叮囑兒子些什么呢?他想告訴家里哪些事情?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交流)

  (4)我們有沒有把張籍想說的都寫下來?

  (沒有)

 ?。?)你是怎么知道的?

 ?。ㄓ骷視馊f重)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ppt出示: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同學們,想象一下,張籍在寫這封信時,會有怎樣的表情?怎樣的動作呢?(苦悶,眉頭緊鎖??)

 ?。?)這真是(ppt出示: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一起來讀。

  2.張籍的思念還藏在哪句詩里?

 ?。◤涂执掖艺f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ppt出示: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哪個動作最能表達他的思念?

 ?。ㄓ珠_封)(板書:又開封)

  你觀察到了這個細節(jié)。

 ?。?)這里有一個字與又的意思是一樣的?你找到了嗎?

 ?。◤停?/p>

 ?。?)你覺得,張籍為什么一次又一次開封?

  (因為他擔心有些話沒有寫到)

  用詩中的話來說就是——

 ?。◤涂执掖艺f不盡)

  所以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還有誰想補充張籍為什么一次又一次開封?

 ?。ㄅ抡f不完)

  也就是詩中的——

 ?。◤涂执掖艺f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4)(ppt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抬起來,看一看這幅圖,猜一猜哪個是行人?(2-3人)

 ?。ㄗ筮叺氖切腥耍?/p>

  你是怎么知道的?

 ?。ㄒ驗樗撬托诺?,旁邊有一匹馬,有包袱)

 ?。?)的確,古代送信的行人大多是騎馬的。行人即將要上馬送信,可張籍卻還在一遍又一遍地打開信封。這時候,行人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ㄎ铱熳吡耍?/p>

  行人都快要走了,可是張籍呢?(ppt出示: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你來讀。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行人還會說什么?想什么?

 ?。ㄐ腥撕懿荒蜔?/p>

  行人是如此的不耐煩,而張籍仍舊是——

 ?。ㄐ腥伺R發(fā)又開封)

  行人還可能會?

  (不讓張籍拿信)

  行人都不想讓張籍拿那封家書了,可張籍還是——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此時此刻,行人帶走的僅僅是一封家書嗎?還帶走了什么?

 ?。ㄔ娙说男模?/p>

  張籍僅僅用了“又開封”這樣一個細節(jié),就表達出了他對親人的思念。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封信隨著張籍的心不停地漂泊著。此時張籍的心情可以用這句詩來形容。(ppt出示: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這首詩呀,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很多人都喜歡這首詩,他們會把詩 寫好后掛在墻上,也會寫在扇面上,看,有人是這樣寫的,(ppt出示草書《秋思》)誰能把張籍此刻的心情融入到這首詩中來,再來讀一讀。

  (8)在學習《秋思》的過程中,其實我們還學習了另一首詩——《歸信吟》。(ppt出示兩首詩)歸信吟,唐,孟郊,起。

  我們來比較下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點。

  (相同:都是思鄉(xiāng)的,唐代的,寫家書給親人。)

  老師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都有細節(jié)描寫,你能找出來嗎?

 ?。ㄓ珠_封,淚灑)

 ?。?)魂去也,空一身哪!現(xiàn)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卻在(故鄉(xiāng))。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再讀《秋思》。

  四、拓展升華。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老師這里也有思鄉(xiāng)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我們只讀詩句,不讀朝代和作者。宋代王安石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除了王安石,唐代張九齡這樣寫道(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唐代杜甫寫道(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六、總結。

  同學們家鄉(xiāng)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xiāng)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

  《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游子們的心,讓我們試著來默寫這首傳世之作吧!

《秋思》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了解元敬曲小令的特點;

  2、理解《天凈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1、理解《天凈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2、訓練想象、聯(lián)想、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難點:理解《天凈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初一已經具備初步鑒定詩歌的能力,只要教學時充分利用圖片資源幫助學生解讀作品,學生能夠感覺到詩歌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課時:一課時

  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秋天已經悄然來臨,金色的秋天固然有著收獲的喜悅,但也承載了古往今來許多游子的悲哀,秋下一心合成離人愁。說到離愁,人們往往會想起一首流傳七百多年的作品---《天凈沙·秋思》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感受至深的作品(幕顯1)

  二、初步感知:

  1、釋題,作者簡介(幕顯2),介紹小令(幕顯3)

  2、聽讀欣賞(幕顯4)體會有何感受?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剛才朗讀者的聲音很有表現(xiàn)力,我們不妨練一練。

  3、指名讀,表演讀。

  三、賞析:自學討論:這首曲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游子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他怎么樣的思想感情?(哪句話能表現(xiàn)出來的)

  這種感情除了抓住景色特點,還能通過什么來體現(xiàn)呢?我們細細品味。

 ?。伙@5)生:結合畫面,加上你的想象,說說第一句描繪的景致。

  師:小節(jié)(幕顯)(如果把枯、老、昏三個字去掉,還能表現(xiàn)出愁緒嗎?修飾恰到好處。)

  (幕顯6)

  小結:(幕顯7)全曲前4行寫景,第5行抒情,全篇不見一個愁字,滿篇卻是愁緒,以悲涼的景色襯托出秋野旅人的思鄉(xiāng)情懷。感情朗讀、背誦。

  對于這樣只有28字的小令,不少人將它改寫成散文或現(xiàn)代詩,有人這樣詮釋這首古曲:請欣賞:(幕顯8)輕聲讀,也是一篇佳作

  四、拓展:你收集到哪些描寫思鄉(xiāng)之愁的詩句?(大屏幕9配合《宿建德江》幕顯10《次北固山下》,《鄉(xiāng)愁》)

  五、總結:說不盡的鄉(xiāng)思,扯不斷的鄉(xiāng)愁,因為有鄉(xiāng)思,使漂泊的人不管身在何處,心兒卻回了家,因為有鄉(xiāng)愁,使遷客詩人留下一首首感人的詩篇,讓我們牢記這些凝重的詩句,牢記我們的家。

  六、作業(yè):

  1、背誦,默寫《天凈沙·秋思》;

  2、積累《鄉(xiāng)愁》主題的詩句至少一首背誦下來;

  3、將本曲改寫成散文。

《秋思》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2、感受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鄉(xiāng)之情

  3、背誦和默寫全曲

  二、教學設想:

  1、這首元曲釋義簡單,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把重點放在指導閱讀、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題上。

  2、以學生活動為主,其中包括朗讀、討論、描繪、寫作、欣賞等,教師適當點撥講解。

  3、本課教學擬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1、簡介元曲:元曲與唐詩、宋詞標志著文學的三座藝術高峰。曲在元代興起,它開拓了一條大眾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學途徑,在格律、字句和情調上有較大自由。它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從結構上又分為小令和套數兩類。小令通常是獨立的單只曲牌,按曲調創(chuàng)作,每一個曲調都有自己的名稱,各個曲調的字數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寫景、抒情。如今天我們將要學的《天凈沙》。(幻燈顯示或印發(fā)資料)

  說明:讓學生簡單的了解元曲,有助于學生閱讀和欣賞。

  2、在曲牌“天凈沙”中,最為的一篇便是《天凈沙秋思》?!疤靸羯场笔乔泼?;“秋思”是題目,意為秋天的思緒。(板書題目)

  3、簡介作者:馬致遠(1250?—1321),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戲劇家,著有雜劇15種,藝術成就的是《漢宮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現(xiàn)存130首,除《天凈沙秋思》外,還有《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也具有代表性。(幻燈顯示或印發(fā)資料)

  4、教師范讀。

  說明:范讀要根據感情基調的需要,節(jié)奏合理而低緩。(可以結合多媒體動畫Flash,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5、學生自讀,教師點名讀。朗讀要注意節(jié)奏,并感受景物描寫。(朗讀節(jié)奏見板書,可幻燈顯示,教師適時指導朗讀)

  說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教師指導朗讀,旨在通過讀讓學生對這首曲有一個初步的感受,為理解全曲作鋪墊。

  6、結合自己的朗讀后的感受(或觀看的動畫Flash),學生進行素描(有條件的學??梢宰寣W生自己制作動畫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繪的合理、形象、生動。(教師給予點評,選擇好的進行鼓勵、展示)

  說明:初一的學生對直觀性的東西感受較深刻,通過學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盡在眼底,能夠激起學生對自己經歷(或媒體上的景物、故事)的聯(lián)想,達到體驗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7、分析全文:

 ?、迩星叭涔裁鑼懥藥追N景物,情調氛圍有何異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完成)

  明確:①共寫了9種景物,即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練而不簡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鮮明的修飾語,一幅意境蒼涼的深秋晚景圖就勾勒出來,言簡意豐。

  ②第一句三種景物寫出一片蕭颯秋景,造成一種黯淡凄涼的氣氛,襯出了這個旅人內心的悲哀。

 ?、鄣诙淙N景物則明凈,安謐,就連那戶人家的歡聲笑語也似聽見,對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羈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涼、羸弱,襯托出天涯游子的內心孤獨凄苦之情。

 ?、萦纱丝梢?,第一、三句色彩情調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襯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則為“樂景”反襯游子羈旅之苦。(教師適時板書)

  ㈡、這九種景物又是在一個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確:“夕陽西下”,時間愈來愈晚,光色慘淡、昏黃,更使以上景物倍添遲暮蒼涼的情調氛圍。

  ㈢、結句點明了什么?

  明確: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鄉(xiāng)愁已“斷腸”,使景物描寫與人的心境完全溝通,充分體現(xiàn)了因情設景、情景交融的創(chuàng)作意圖。

  說明:

 ?、俳處熞龑W生提問后,思考并分組討論。

 ?、诓捎糜懻摲?,發(fā)揮集體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合作學習的習慣。

 ?、坌蜗笫乔墓侨?,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靈魂,學生通過教師點撥,對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賞也就從整體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學生再讀全曲。(要讀出感情)

  9、你能用現(xiàn)代文的形式來描述這首曲嗎?(要求:用第一人稱,語序可以自行安排,可以增刪內容,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互相交流,選擇一兩名學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10、教師下水文:絳紅的夕陽慢慢地走進西山,殘霞血一般的染紅了天空。我牽著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風卷起黃土,迷朦了雙眼,但在隱約中,我看見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蘿死死的盤附在葉落枝干的老樹上,一只暮鴉站在枝頭孤獨的哀鳴。忽兒路過一架小橋,聽到橋下潺潺的水聲,又望見人家已是炊煙裊裊,我不禁愁已斷腸,望天長嘆,“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說明:通過學生對曲的描述,加深了情與景之間關系的理解,對主題也有了更深的印象,為以后的背誦和寫作情景作文提供了參考。

  11、小結: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設計,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跡,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稱之為“秋思之祖”,近人王國維贊它“純是天籟,仿佛唐人絕句”。(《宋元戲曲考》)

  12、遷移:朗讀白樸的《天凈沙秋》,體會一下它與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有何異同?

  天凈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明確:同:兩曲都是描寫蕭瑟的深秋晚景。

  異:白曲描寫重景,馬曲描寫情景并重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說明:張志公先生曾說語文課“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并以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為依歸”。教師利用遷移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擴大視野,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實踐能力。

  13、全班齊誦全曲

  14、作業(yè):

 ?、賹W生背誦默寫全曲。

 ?、谡n下查閱圖書或網絡與“秋”有關的詩詞曲,選擇你認為經典的欣賞背誦。

  四、板書設計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孤藤/老樹/昏鴉,哀

  小橋/流水/人家,“樂”景

  古道/西風/瘦馬,哀交融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思鄉(xiāng)情

《秋思》教學設計8

  內容來源:七年級語文(上冊)

  主題:《天凈沙·秋思》

  課時:1

  授課對象:七年級學生

  設計者:張兆迪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誦讀古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2.學情分析:

  本詩歌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小學階段學習過古詩詞的基本知識,但是對詩歌中語言文字的妙處體會不深、對詩歌的節(jié)奏感把握不強,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詩歌。此外,七年級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較小學階段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通過品析語言文字,抓住詩歌情節(jié)發(fā)展,體悟詩人心境,從而產生讀好詩歌的興趣和熱情。

  3.教材分析:

  《天凈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馬致遠的一首小令,也是學生進入中學接觸的第一首小令。該詩以簡單的話語描繪了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最為聞名,這首詩通過寫景,表現(xiàn)出了游子的羈旅之情與思鄉(xiāng)之情。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在讀中理解與想象,分析這首詩抒發(fā)詩人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和寫作特點;2.分析全詩是如何展開的,歸納體現(xiàn)詩人抒發(fā)感情的詩句。評價任務:

  1.針對目標1,課堂注重讀中理解,通過品析文中的關鍵詞句,能總結出賞析詩句的方法,并會運用這一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2.針對目標2,設計一個活動,通過體會詩詞的寫作特點,能總結出詩詞的類型和作用,并會運用這一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是豐收的,是浪漫的,還是多愁善感的?那么,你們知道在一個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樣的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游子心中的秋天。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文體知識

  《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題目。

  2.作者簡介

  《天凈沙·秋思》,作者馬致遠,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被稱為“元雜劇四大家”。他的《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3.背景鏈接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幾乎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羈旅途中,寫下了《天凈沙·秋思》。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詩歌朗讀

  1.自由朗讀詩歌,并采取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節(jié)奏、重音?!窘涣鼽c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根據詩句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圖畫,體會思鄉(xiāng)之情?!窘涣鼽c撥】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二)整體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別渲染了怎樣的氛圍?【交流點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前三句渲染了一種凄清孤寂的氛圍?;\罩在蒼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樹、烏鴉,呈現(xiàn)出一派蕭瑟凄涼的景象。

  昏鴉歸巢反襯出游子的漂泊和無所歸宿。小橋流水旁的人家雖然簡陋清貧,卻有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透露出游子對寧靜溫馨的家園生活的向往,也反襯出游子有家歸不得的悲苦與凄涼。寒風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正在蜿蜒古道上艱難跋涉。這里雖然沒有直接寫人,但已不難想象馬背上的游子疲憊、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個字,不用任何動詞和關聯(lián)語作連綴,只是分別并列三個名詞性詞組就完整地構成一幅以“昏鴉”“人家”“瘦馬”為重點的意境深遠的圖畫,羈思旅愁借景物自然顯現(xiàn),使人聯(lián)想無窮。

  2.請你想象畫面,給這首小令另擬一個小標題?!窘涣鼽c撥】斷腸人秋旅圖、深秋郊野獨行圖、天涯斷腸人。

  3.“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點撥】前三句是寫景,后兩句為抒情。“斷腸人在天涯”是這首小令的主軸,貫穿著整首曲的情思:昏鴉還知道投樹棲息,小橋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騎著瘦馬的游子卻只能在西風古道上奔波。“夕陽”如血,可以想見它照在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同古道瘦馬上會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遲暮蒼涼氣氛的作用是相同的?!疤煅摹倍值闹赋?,與夕陽配合,正應了“日暮途窮”的成語,加重了悲凄衰殘的色彩,說盡了千古羈旅人無限的愁悶。

  4.這首小令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交流點撥】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過對眾多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羈旅天涯之人內心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層探究

  1.這首小令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交流點撥】語言極為精煉確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卻描繪出一幅詩情濃郁的畫面,創(chuàng)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結構完全相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沒有一個動詞,描寫了九個形象,九個小景,每三個形象構成一幅小畫面。各句以三個并列的偏正結構的詞組組成整齊的排比句,顯得和諧勻稱,一語道破“某一種心情”。也正因如此,這首小令被稱為“秋思之祖”。

  2.《天凈沙·秋思》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交流點撥】作品中動景與靜景、暗淡的色調與明亮的色調、天倫之樂與羈旅之苦,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映襯,增強了視覺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樹、橋、人家、古道是靜景,鴉、水、風、馬、夕陽是動景,動靜結合,相互輝映。落日余暉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調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桫f歸巢襯托了游子的歸宿無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天倫之樂襯托了羈旅生活的艱難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鮮明對照。

  (四)熟讀成誦

  課堂小結

  這首小令只有28個字,卻能以巧妙的構思,選取秋天幾個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給我們摹畫出一幅秋郊夕照圖,創(chuàng)造出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用以襯托天涯游子思鄉(xiāng)的那種孤寂凄楚的心情。全曲不僅寫景,動靜相襯,而且寫人,借景言情;不僅用景物點染“秋”,而且用景物來表現(xiàn)“思”,化景為情,情從景出,把“秋思”寫得非常凄惻,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板書設計

  拓展延伸

  展開想象,將《天凈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

《秋思》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反復吟詠,熟讀成誦。

 ?。?、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課型設計]

  品讀課

  [預習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關常識。

  [教學設想]

  馬致遠的這首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復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全文僅5句,28字,純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卻做到了簡約與深細相依,靜景與動景相映,景色與情思相融。教學中為避免空洞、枯燥的講解,宜采用多種形式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誦讀、配畫、改寫等形式來學習課文,讓學生在讀、畫、說、寫中受到熏陶,培養(yǎng)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就是曲。唐詩、宋詞、元曲互相輝映,成為我國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有誰能說說有關“曲”的常識?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并小結,之后投影關于“曲”的常識。

  關于“曲”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古典詩歌體裁。它是配樂歌唱的詩。

  曲有散曲與劇曲之分。只供清唱吟詠之用,不進入戲劇的散篇作品,叫散曲;進入戲劇的唱詞,稱劇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兩種。

  《天凈沙.秋思》就屬散曲中的小令。

  二、誦讀,整體感知內容。

 ?。?、課題及作者:

  課題由兩部分組成,與詞相似,“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馬致遠,元代戲曲家,有“曲狀元”之稱。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練,是一首需要反復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

  2、學生自由誦讀。

  提示:朗讀應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悲同喜。

  3、檢查誦讀情況。

  通過抽讀,小組讀了解情況,并對誤讀的地方予以更正。

 ?。础⒙牱蹲x。

 ?。怠⒔o這首曲配一幅畫。

  激趣:有個詞叫“詩情畫意”,說的是具詩畫的意境,詩畫這兩種藝術形式往往融會在一起,即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筆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間筆畫)。

 ?。?) 學生動筆繪畫,教師巡回觀察。

 ?。?) 完成后讓學生互評優(yōu)劣,并對優(yōu)勝者予以表揚

 ?。?) 出示教師的簡筆畫。(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讀成誦。

  三、品味,體會獨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現(xiàn)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語句寫景?寫了多少種景物?(用“ ”畫出),并用“( )”括出這些景物特征的修飾語。

 ?。?)文中哪句抒情?抒寫了一種怎樣的情懷?它與曲中的景物描寫有

  何關聯(lián)?

  2、品味語言,體會獨特的意境和表現(xiàn)手法。

  作者寫景,既不夸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語言凝練,言簡意豐,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請你張開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間。

  讓學生用“從 (詞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 ”的句式說話,品味意境,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或用“我認為 用得好(或寫得好),好在 ”的句式說話,體會其奇特的表現(xiàn)手法。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時節(jié),藤蔓枯萎了,樹葉飄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樹梢上烏鴉凄厲的叫聲,更增添了悲涼凄楚之感……

  從“古道西風瘦馬”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長途跋涉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枯黃連天的野外艱難行進,一陣冷颼颼的秋風襲來,使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倒抽了一口涼氣……

  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這位游子在異域他鄉(xiāng)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陽快要落山了,烏鴉也歸巢了,他卻不知家在何處,也不知.該向何處去,任馬追著落日,漫無目的地行進……一股憂郁悲愴的思鄉(xiāng)之情涌上心頭,令他肝腸寸斷,痛苦不堪……

  我認為“枯、老、古、瘦……”這些表現(xiàn)景物特征的修飾語用得好,好在它們表現(xiàn)了深秋時節(jié)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極具表現(xiàn)力。如一個“瘦”字寫出了馬的孱弱。疲憊無力,那騎在馬上的人呢?

  ……

  對于想象力豐富、語言有獨創(chuàng)性的學生要及時表揚。

 ?。场⒔處熢趯W生將這首詩的意境和表現(xiàn)手法挖掘夠了基礎上讓學生動筆寫。

  將《天凈沙.秋思》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寫景、抒情散文。

  要求:緊扣原作,展開想象,盡量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當堂抽查學生的改寫,并作評價。

  四、課堂練習

 ?。薄⒈容^閱讀

  將本文與劉禹錫的《秋詞》作比較。(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不強求說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從以下三方面比較1體裁不同;2所抒之情不同;3表現(xiàn)手法不同

 ?。病⑻羁?/p>

  獨在異國,面對晚霞中森林的奇異風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確實迷人,但遠離故土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感嘆之中,腦海里浮現(xiàn)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 , ”。

《秋思》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3、感受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意境美,自主積累思鄉(xiāng)的詩詞。

  教學過程:

  一、見秋生情,讀題定調。

  1、讀“秋”想畫面

  板書“秋”字生讀;讀著“秋”字,你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想到了什么?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們眼中,秋天帶給我們的豐收的喜悅,但是在有一些古代文人的眼中,卻似乎很少有這份喜悅,現(xiàn)在讓我們透過古詩去看看古代文人眼中的秋天吧!

  出示詩句,生讀。

  問:這些詩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樣一幅景象?(生答)

  蕭瑟的秋風,枯敗的草木,飄飛的落葉……構成了一幅多么荒涼肅殺的景象。這蕭條肅殺的秋景勾起一多少游子的思鄉(xiāng)情懷啊!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走進張籍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一個游子那顆思家念親的心。

  3、補充課題,引導讀題,讀出濃濃的、悠長的味道。

  二、讀通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把古詩讀3遍,前兩遍爭取把古詩讀通順、讀流利,把字音讀準。第三遍爭取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

  2、展示讀

  指名讀古詩,評價是否讀出了節(jié)奏和韻律。

  3、師生合作讀。

  4、古詩的語言具有有度的概括性,和我們現(xiàn)在說的白話有所不同,請同學們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把這首古詩翻譯成白話?(指名說說意思)

  5、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1、品味秋韻,感秋愁

  是什么讓張籍產生了思鄉(xiāng)的情懷?(見秋風)

  秋風是見得著的嗎?

  那么詩人見到了什么?(漫天飛舞的落葉、瑟瑟搖擺的枯木、風吹落葉遍地翻滾……)

  洛陽城里,落葉在秋風中漫天飛舞,打著旋兒,零落遍地;路邊的敗草在風中瑟瑟搖擺;天上大雁南歸而去。張籍呀張籍,站在涼意漸濃的秋風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樣的思緒呀?(指名說說)

  這是怎樣的一種愁緒呀!讓我們走進另一位詩人馬致遠的秋思,去品味那一份別樣的愁緒。

  出示馬致遠的《秋思》,師讀生想畫面。

  聽著聽著,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你的內心有種怎樣的感受?為什么?馬致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蕭條的秋景,瘦弱的老馬,浪跡天涯孤獨的游子,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了得?請你用朗讀把這一份別樣的憂愁表達出來吧?。ㄗ杂勺x,指名讀,)

  離愁漸遠漸無窮,逢秋向晚腸寸斷,寸寸都是游子愁。你看(生齊讀)

  2、讀寫結合,悟深意

  你若是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此時此刻,面對此情此景,你想做什么?

  張籍面對此情此景又做了什么呢?我來問問詩人。

  看著學生,問:秋風乍起,你——生答:欲作家書意萬重。(2—3人)

  你想要家書中說些什么呢?快拿起你的筆,把你想說的話在家書中盡情傾述吧!

  指名說說家書的內容。

  情境導讀:

  這也想說那也想問,想說的話太多太多,這就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心中的牽掛太多太多,千言萬語,千頭萬緒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真是——

  一封家書承載了游子幾多思念幾多牽掛,這實在是——

  3、說不盡,又開封

  我是送信的使者,信給了我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會盡快把信交到你的家人手中。什么?你要我把信給回你?這是為什么?(生用自己的話回答再用詩句回答)

  古代的通訊不像現(xiàn)在這么便捷,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與家人聯(lián)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寫信,而這承載著悠悠思鄉(xiāng)情的家書不知要經過幾多輾轉,幾多時日才能到達家人的手中。那么,家書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呢?

  出示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生讀,你讀懂了什么?現(xiàn)在你還覺得家書只是幾張薄薄的紙嗎?那是什么?

  情境導讀:

  這悠悠的思鄉(xiāng)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這家書一封來傳遞,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那悠悠和思鄉(xiāng)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書所能道盡的呀!難怪詩人會——

  這說不盡的是什么?輕輕一開開出的又是什么?

  這首詩,抓住寫信寄信這么一件小事卻表達出一個游子濃濃的思鄉(xiāng)念親之情,在表達方法上可謂高明。王安石曾這樣評價張籍的詩。

  出示詩句

  四、想像畫面,拓展升華

  1、《秋思》寥寥數字,卻字字飽含一個游子對家鄉(xiāng)對親人濃濃的思念,讓我們再一次用心品讀這首詩,邊讀邊想像畫面,去體味那份游子情懷。

  師生合作讀,然后說畫面。

  2、讀著古詩你心中產生的什么疑問?

  張籍為何思家不歸家呢?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資料,也許你會從中找到答案的。讀 、說。

  再次引讀全詩:或許是公務繁忙,或許是生活困頓,張籍思鄉(xiāng)卻不能歸,一年將盡,秋風乍起,他情不自禁地吟道——

  又一年過去了,秋風又起,他不由再次吟誦起——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已是十年,家鄉(xiāng)已多年未親近,可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卻越來越濃郁,而這思鄉(xiāng)情中或許帶著絲絲無奈。因此每當秋風吹過,他都要深情地吟誦起——

  思鄉(xiāng)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是人類共同的情懷。自古以來有多少游子抒發(fā)過對家鄉(xiāng)的深深思念。

  出示古詩,生讀積累。

《秋思》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詞,能有感情地吟誦詩句。

  2、通過借助注釋、反復誦讀、查閱資料等方法,感知詩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意思,背誦詩句。

  2、在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中,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在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中,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課前準備:

  1、制作《秋思》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拓展的古詩:《歸信吟》、《天凈沙·秋思》、《秋風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誦讀入境

  1、以學過的思鄉(xiāng)詩句引出新課。板題,讀題。

  2、理解課題。

  二、初讀詩句,讀懂詩意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讀古詩,要求讀順。

  3、三讀古詩,要求讀出詩的節(jié)奏。

  4、引導學生回顧讀懂詩意的方法,借助注釋,讀懂詩意。

  三、展開想象,讀通詩心

 ?。ㄒ唬┢肺觥奥尻柍抢镆娗镲L,欲作家書意萬重。”

  1、抓住“見秋風”,通過移情體驗,穿插詩人簡介,理解詩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萬重”,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ǘ┢肺觥皬涂执掖艺f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p>

  1、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又開封”這一行動細節(jié)。

  2、從《歸信吟》一詩中更深層次地體會“又開封”包含的深切思鄉(xiāng)情。

  四、整體感受,領悟詩情

  1、配樂讀,讀出詩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2、以王安石對張籍《秋思》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3、創(chuàng)設情境,背誦詩句。

  五、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以《天凈沙·秋思》、《秋風引》豐富學生的積累,激發(fā)探究思鄉(xiāng)詩句的興趣。

  2、總結升華。

  六、作業(yè)( 任選一題)

  1、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把它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2、搜集思鄉(xiāng)的詩詞。

《秋思》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

  2、學生根據古詩內容展開豐富想象,按要求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3、激發(fā)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提高對古詩的鑒賞能力,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們積累了哪些是思鄉(xiāng)詩句,咱們展示展示。

  生自由回答。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王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二、導入新課。

  過渡:同學們,綿綿的鄉(xiāng)思在宋代王安石、唐代李白眼中是一輪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xiāng)思又是什么呢?(一封千言萬語也道不盡的家書。)

  三、整體回顧。

  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鄉(xiāng)之情?

  生答。

  教師小結:這首詩寫的是一件普通事。作者作客他鄉(xiāng),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一件普通的事經張籍這樣的高手潤色,便臻妙境。見秋風而起鄉(xiāng)思,可以說是古典詩詞中的一個常見題材,能以這樣尋常的題材寫出新意的小詩實不太多,而張籍的《秋思》一詩選取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有內涵的片斷——寫、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xiāng)的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

  (板書:濃濃思鄉(xiāng)情)

  四、改寫古詩。

  我們知道改寫古詩離不開合理的想象,今天,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改寫《秋思》。(板書:秋思)

  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請同學們回顧記敘文的六要素。

  指名回答。

  我們從這首詩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目的是引導學生回顧記敘文的六要素)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么?(引導學生想象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秋天,地點是洛陽城,人物是詩人張籍。事情的起因:見秋風。秋風一起,北雁南飛,他鄉(xiāng)羈旅,觸歸思。事情的經過:寫家書,意萬重。事情的結果:行人臨發(fā)有開封。)

  洛陽城里見秋風,秋風是看不見的,作者在洛陽城里都看見了什么?

  生答:他看到庭院中滿天飛舞的樹葉,還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起因:見秋風(秋景:落葉、大雁…… )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進行環(huán)境描寫。

  3、 作者感受到秋風來了,秋風吹過,讓人打了個冷顫。

  引導學生思考“秋風”帶給人心理上的感受。

  4、 詩人在這寂聊的秋風中,又做了什么呢?讀下面的詩句“欲作家書意萬重”

  5、你能想象作者寫家書時的情景嗎?哪個詞寫出了作者寫家書時的復雜感受?

  “意萬重”怎樣解釋?(形容要表達的意思很多。)

  6、詩人在家書中想表達那些意思呢?

  生討論交流。

  (表達因不能在父母面前盡孝而倍感自責;表達對妻兒的無盡思念;讓家人放心,自己在外一切都好。)

  7、師補充: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寄居洛陽,離家千里,見秋風而起鄉(xiāng)思,當時的交通又不便利,再加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鄉(xiāng),只好寫封家書寄托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就使他本來已經很強烈的鄉(xiāng)思之中又增添欲歸不能的惆悵,思緒變得更加復雜多端。思鄉(xiāng)情切,心中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要傾吐,而一時又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作者用“欲作家書”無從下筆,猶豫難寧的情態(tài)描寫把抽象的“意萬重”表現(xiàn)得真切生動。

  8、這家書怎么寫呢?寫了什么?他可能會對爸爸、媽媽、妻兒說什么?作者沒有明說,讓我們去想象。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來寫。

  (調動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從而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指名回答(怎樣寫家書,家書的內容。)

  教師相機板書 經過:寫家書,意萬重(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

  9、盡管“意萬重”,無從下筆,但就詩句看,家書還是寫了。為什么說 “復恐匆匆說不盡”?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那個捎信人就要上馬,由于捎信人是這樣行色匆匆,詩人不得不匆匆落筆。于是萬重心意一下子很難表達清楚。詩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從而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10、“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边@是家書就要發(fā)出時的一個細節(jié),你能想象具體的細節(jié)嗎?詩人是怎樣拆信的呢?(出示課件圖片和音樂)你看到他送信時的動作了嗎?看到他的神情了嗎?體會到他的心了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來寫。)

  教師相機板書 結果: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11、詩人用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濃縮了自己對親人、對家鄉(xiāng)的萬般的思念,讓我們入情入境地讀。

  學生誦讀《秋思》。

  1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張籍,一起 走進張籍孤獨凄冷的情懷,一同感受作者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悠長思念。經歷了那千愁萬緒,不知從何說起的內心煎熬,難道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妙筆,把這難忘的一幕寫下來。(大屏幕出示習作要求)

  指導學生給習作取題目。

  13、學生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秋思》改編

  起因:見秋風(秋景:落葉、大雁…… )

  想

  經過:寫家書,意萬重(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 象

  結果: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濃濃思鄉(xiāng)情

  附學生的習作:

  濃濃思鄉(xiāng)情

  ——改寫《秋思》

  一個秋天的清晨,張籍正在家中的庭院散步。一陣瑟瑟的秋風吹過,梧桐樹葉好似飛舞的蝴蝶,飄飄悠悠地落在地上。抬頭看,天空中幾只大雁正排成一個“一”字往南飛。嗨,又是一年了。不知不覺來到洛陽已有四個年頭了。此情此景,叫我怎能不想家鄉(xiāng)呢?于是他快步走進書房,想給家人寫封家書。

  他拿好紙,磨好墨,提起筆來正要寫,可就在下筆時,心中縱有千言萬語,一時竟不知從何寫起。幾次提筆又幾次放下。張籍想了想,提筆寫道“親愛的爹娘,你們好。兒在外多年,不能回來看你們,請恕兒不孝。烏江一別已有數年,不知二老身體可好?兒甚是掛念?!睂懼鴮懼瑴I水迷糊了雙眼。他擦干眼淚繼續(xù)寫道“爹,你的腿有風濕病,天涼了要注意保暖。娘,你的眼睛不好,每天晚上就少補幾件衣服……”“愛妻,辛苦你了,你受委屈了。這么多年,你一直替我照顧咱爹娘,又要照顧咱兒子,可我卻不在你身邊?!薄埃€有,我們的寶貝兒子已經會叫爸爸,會走路了吧!他是不是很調皮?愛妻,你就多費心了……”寫著寫著,老父親拄著拐杖把自己送到村口的情景歷歷在目,老父的叮嚀“兒呀,記得早點回家呀!”又在耳旁回響。想到這些,張籍聲淚俱下。

  當張籍把書信寫好,準備交給捎信人時,又擔心匆匆寫好的信不能全部表達自己的意思,于是他趕忙把信拆開,又仔細地把信閱讀了一遍,這才放心交給捎信人。捎信人該上馬啟程了,可張籍還一個勁地叮囑“一定要把信送到!”馬兒撒開四蹄一路飛奔,望著捎信人漸漸遠去的背影,張籍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他立刻回到書房,揮筆寫下了一首詩《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秋思》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揣摩關鍵詞句,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課前演講:展示搜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詞。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

  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2、張籍,唐代詩人。他出身貧苦,常年過著四處奔波、漂泊異鄉(xiāng)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離家十年的詩人身陷洛陽城,卻不知戰(zhàn)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時他在洛陽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給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寫下了這首詩。齊讀課題。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知意。

  1、請同學們反復讀古詩,要做到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詩)誰能把這首詩正確地讀給大家?

  3、(彈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這些多音字的讀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會怎樣記住這個生字?

  5、這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呢?

  6、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7、誰來展示你的朗讀?

  三、入境悟情。

  1、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再讀古詩,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書上寫一寫,組織好語言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現(xiàn)在就將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生自由匯報)

  3、(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內容)

  Δ見: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xiāng)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指導。)

  四、情感朗讀。

  1、(播放音樂,課件演示。)秋風瑟瑟,秋意濃濃。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黃?;ㄖx了,草枯了,大雁南飛了,老槐樹那茂盛的綠葉,也化作片片蝴蝶,飄飄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葉歸根、全家團聚的時間了,可是……詩人心頭泛起一陣酸楚,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親人啊,你們一切都可安好?詩人提筆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xiāng)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后,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fā)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板書“思鄉(xiāng)情”,師范讀古詩。)[教學意圖]:理解詩意,體會詩魂,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讀詩。

  2、請你也來感受張籍這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自己練習朗讀,把你的體會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并評析)

  4、古詩以它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其豐富的內涵,就讓我們記住這精美的語言。合上書,看板書提示齊背這首詩。(生齊背)

  [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與詩人進行情感的對接,從詩句中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呢,進而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5、這首詩作者因見秋風引發(fā)了意萬重,又復恐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見這首詩是通過敘事來抒情的。(板書:敘事抒情)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x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課件出示《天凈沙秋思》)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能體會到什么?我們自己讀讀。(生自由練讀)

  2、誰來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結合注釋想想這首描寫了什么。你能體會到什么?

  3、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說出大概就可以)你能體會到什么?

  4、仔細觀察這兩首詩有哪些異同?(生回答)

  5、異:張籍的秋思是敘事抒情,《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張籍的秋思是七言絕句,《天凈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種詩體)

  同:都表達了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6、思鄉(xiāng)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xiāng)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總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xiāng),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xiāng)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當作練筆。

  3。搜集表達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七、布置作業(yè)

  1、 抄寫古詩

  2、 背誦古詩

  3、 默寫古詩

  4、 搜集資料(納蘭性德)

《秋思》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2、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抓住關鍵詞句品味賞析,體悟作品內涵

  教學重點: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難點:品味、賞析、體悟

  學法指導:

  誦讀品味法。通過讀使學生體會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思。

  討論——質疑——點撥法。質疑解難,合作研討,互動探究,教師相機誘導點撥,引導學生鑒賞詞作。

  描述法。激發(fā)學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語言再現(xiàn)詞的畫面,品味詞作的意境美。

  競賽法。通過同學間的競賽,打破古詩文教學單調沉悶的格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讓學生欣賞激昂豪壯和婉轉陰柔不同的兩首古典音樂(放音頻),用合適的詞形容它們的風格。

  師:古曲可婉約如小橋流水,和風細雨,也可豪放如大江東去,暴風驟雨令人品嘗回味,詞也擁有與古曲同樣的藝術特色,讓我們通過學習《漁家傲秋思》來進一步體味。

  板書課題:《漁家傲秋思》

  二:學習新課

 ?。ㄒ唬┳x

  1、注意聽范讀(放音頻):點評好在哪里?注意節(jié)奏、感情、意境。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自由讀一遍,提出有質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決:(看看注釋,處理好字音、節(jié)奏、感情)

  個人表現(xiàn)讀(生品評:…。)

  理解性的齊讀一遍(帶著感情讀出氣勢)

  (二)品

  3、同學們讀的時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闋里我們看見了哪些“景”?

  雁去長煙

  落日邊聲

  千嶂城閉

  我看見了一幅圖(落日歸雁,長煙落日,邊聲四起,古城落日,歸雁孤城,戍邊圖)

  4、這些景是扣著一個“異”而寫的?異在何處呢?

  明確:異寒,異聲,異勢。

  5、品讀上闋說說:通過以上景致的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

  明確:荒涼,蕭瑟,肅殺。

  5、此景會讓人產生什么樣的感覺?

  悲涼,寂寞,孤獨,思鄉(xiāng)

  6、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小組合作試著在下片中尋覓深藏詞人內心的那份情愫。

  我從————————————————中感受到——————————————

 ?。峋埔槐监l(xiāng)思親)

 ?。ㄑ嗳晃蠢帐姑熑螑蹏鴳n國)

 ?。ㄓ朴魄记鸁o奈凄涼別愁)

 ?。ㄈ瞬幻陆箲]苦悶悲憤擔憂)

 ?。ò装l(fā)夫淚悲愴蒼涼壯志難酬痛心)

  教師小結:。在寥寥幾十字間,描寫了景融入了情,將宏達廣博濃縮在咫尺之間。

  7、同學們帶著此情此意來配樂試背一遍(放音樂)

  (三)拓

  根據你對詞的理解領悟,用你能想到的句子將《漁家傲》

 ?。?)賞析本首詞中的任何句子,賞析時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現(xiàn)力的“詩眼”或“題眼”。

  例如:

  "無留意"雖然是北雁南飛的具體表現(xiàn),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字來自戍邊將士的內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

  "邊聲"、"角起"和"千嶂"、"孤城"等景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征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宇得到了具體的發(fā)揮。

  "濁酒一杯"撲不滅思鄉(xiāng)情切;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所以產生"也無計"的慨嘆。

  "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點染并略加頓挫,此時心情,較黃昏落日之時更加令人難堪

  "人不寐"三字綰上結下,其中既有白發(fā)"將軍",又有淚落"征夫"。"不寐"又緊密地把上景下情聯(lián)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時之所聞;"霜滿地"是"不寐"時之所見。內情外景達到了水火交融的藝術境界。

  “一杯”與“萬里”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xiāng)愁,造語雄渾有力。鄉(xiāng)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

 ?。?)用白話文改寫,拓寫上片或下片內容

  例如:

  1)一入秋季邊塞風光多么奇異,雁行陣陣南飛衡陽不肯停息。軍號和著四面邊聲一齊響起,叢山峻嶺之間,落照將盡煙霧飄動孤城緊剛。一杯濁酒暫且慰我故土之思,功業(yè)未建男兒無顏回歸故里。悠悠笛聲在嚴霜的夜空回蕩,誰能安然入睡,將軍白了頭發(fā)士卒淚流不盡。

  2)一隊人馬在邊塞的戈壁灘上緩緩前行,滿身鎧甲的將軍猛地勒住棗紅色的坐騎,馬仰頭長嘯,嘶鳴聲在狹長的山谷中激蕩回響。眾人抬頭,疲憊的眼神中頓時閃過熠熠的光彩。將軍古銅色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震顫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滿面黃沙?!熬偷匦菹?!”將軍一揚手中的長鞭,雄渾的聲音震蕩著兩面山上的碎石。黃黃的斜陽,染黃了將軍灰白的胡須,也給整個隊伍灑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這荒漠邊緣的一隊天兵天將。站在秋天包裹著的西北邊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邊塞的蒼穹似分外開闊空曠,寂寥深邃,沒有浮云的嫌礙,只有荒涼而不透明的成熟。

 ?。?)學生習作交流:

  三:作業(yè)課外積累

  積累曾經學過的有關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4、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6、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秋思》教學設計15

  師:同學們學過歷史,知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什么嗎?(《詩經》)

  師:《詩經》305篇,其中有一篇名叫《君子于役》,我們今天先來欣賞一下該詩的第一節(jié)。(投影,包括詩的第一節(jié)以及主要詞語的解釋。)

  師:請參照注釋大致了解詩歌的內容。(正音,釋義:君子:曷:棲:塒:)

  師: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師: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農村晚景圖,畫中充滿恬靜的氣氛)

  師: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妻子對丈夫的無限思念之情)

  師:此詩寫法上的一個特點是什么?(情景交融)

  師:如果我們把在家苦苦等候的妻子理解為所有盼望在外親人歸來的家人,如果我們把在外服役的丈夫理解為所有在外流浪的游子,我們沒想到啊,家人的這一望就是一千多年!一千多年過去了,那個游子啊,他還在外面流浪。不信,請看這首曲——《天凈沙·秋思》。(投影《天凈沙·秋思》)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注意節(jié)奏、重音、情感。)

  師:同學們請閉上眼睛,聽老師輕聲讀,將曲中描繪的所有的景象組成一幅畫。

  師:聽完老師的朗讀,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

  師:你認為畫面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羈旅之情或思鄉(xiāng)之情)

  師: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學生研讀賞析。)

  師:我們現(xiàn)在讀到這首曲仍能被曲中所表達的感情所深深感染。你有過“斷腸人”的經歷或者你看過、聽過其他“斷腸人”的故事嗎?(用自己的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強化這種感情。)

 ?。鞔_:由于曲中沒有直接的抒情主人公出現(xiàn),于是,那位“斷腸人”便可以看作是一個不定代詞,指代“你”、“我”、“他”都行。讀過這此曲的人常常會沉浸于作者描寫的情境之中,有時甚至感到自己就是那秋天中無所依托的迷惘游子,此曲喚起的并不是讀者的同情心和共鳴,而是對漂泊的切身感受。雖然我們未必都是浪跡天涯的游子,但在生命的途程中,誰又不是一個流浪者呢?)

  師:一切景語皆情語?!毒佑谝邸放c《天凈沙·秋思》為了表達“思”之情,各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景”。你如果要表現(xiàn)某種“情”,你將選擇哪些“景”呢?(生自由答)

  師:一曲短短28字的《秋思》,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聲。這里,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一下此曲的作者?(簡介馬致遠,元曲以及前人對此曲的評價)

  師:今天,我們學了兩首詩(曲),一個望歸,一個思回。讓我們在音樂的伴隨下再來深情地再現(xiàn)離我們遙遠而又很近的感情吧。(投影,放背景音樂,學生讀詩、曲)

  師:幾千年來,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銘心。有一首歌唱道:“都說那海水又苦又咸,誰知道流浪的悲痛心酸,滿腔的愁怨,啊,游子的腳印啊,血跡斑斑……”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游子啊,回來吧(音頻:費翔《故鄉(xiāng)的云》)

【《秋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秋思》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