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26歲入太學(xué),深得楊時的器重。
徽宗當(dāng)政時,在開封建艮岳,令各地進貢奇花怪石放置其中供賞玩,宋宣和末(1124年),鄧肅呈《花石詩十一章并序》批評那些借獻“花石綱”以營私利的阿諛奉承之徒是“飽食官吏不深思,務(wù)求新巧日孳孳”。詩中還寫道“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無日不東風(fēng)”。當(dāng)朝權(quán)臣見詩大怒,將鄧肅逐出太學(xué),貶回故里。鄧肅義無反顧,揮筆寫下“填海我如精衛(wèi),擋車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補,一身萬段何妨”的詩句,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氣節(jié)。
靖康元年(1126年),在復(fù)職后的李綱的舉薦下,宋欽宗于便毆召見鄧肅,賜以進士出身,補承務(wù)郎,并授以鴻臚寺主簿之職。同年十二月,鄧肅奉命押送金兵勒索的道釋版籍前往金營,被扣為人質(zhì),在金營的50余天,鄧肅毫無奴顏媚骨,鎮(zhèn)定自如,借機察看敵營,了解軍情。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兵滅北宋,立楚國,扶張邦昌為傀儡皇帝,原北宋朝廷大臣中賣身求榮、加官進爵者不乏其人。鄧肅不為利祿所動,“不食楚粟,饑餓殆不能行,萬死一生”奔赴宋高宗趙構(gòu)行營(《栟櫚文集·奏札子》),表現(xiàn)了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被擢為左正言。
面對二帝被俘、山河淪陷的局面,目睹金兵圍京之際一些朝廷“重臣”的失節(jié)行為,以及高宗朝廷甘守半壁江山、不思收復(fù)失土的投降政策,鄧肅根據(jù)在金營的所見所聞,分析了宋、金雙方的實力和勝敗的原因,大呼“金人不足畏”,極力主戰(zhàn),并主張嚴(yán)懲失節(jié)的朝臣,獎勵有功之臣,裁撤平庸之才。他憂國憂君,激憤時曾在3月之內(nèi)上疏20余道奏議,就連曾在欽宗面前舉薦過他的耿南仲也因“沮渡河之戰(zhàn),遏勤王之兵”而受到彈劾。宋高宗嘉獎他“論事正當(dāng),甚可取。”賜給五品服,鄧肅因此聲名大作。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十一日,高宗聽信讒言,將居相位僅75天的李綱再度罷免,太學(xué)生陳東,布衣歐陽澈等為保李綱被斬首。鄧肅并未因此而退卻,他義無反顧,于當(dāng)月二十一日再上《論留李綱疏》,明言“綱學(xué)雖正而術(shù)疏,謀雖深而機淺”,所以,既不足以副高宗“眷注之誠”,又無法周旋于高宗左右的寵臣之間。奏折中還引用宋高宗起用李綱時說“李綱真以身殉國者”的話,含蓄地批評高宗出爾反爾的行為,強調(diào)“李綱于此亦不可謂無一日之長也”。
《論留李綱疏》觸怒了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鄧肅被免去左正言之職,謫貶回鄉(xiāng)。
鄧肅為官清廉,兩袖清風(fēng),回鄉(xiāng)后又遇土匪作亂,一家八口人四處躲避,缺衣少食。他在詩中寫道:“十年游宦落窮山,妾無衣帛日號寒”;“天宇如許大,八口無處藏。空山四十日。畫餅誑饑腸”;“詹成炊飯以搏沙,牛革薦甘真嚼鐵……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顛倒古所無”。窮困潦倒的生活由此可見。既使在這種狀況下,他仍寫下“逐客難參國士憂,客枕曾無一夕安”的詩句,表達了憂國憂民的義士本色。
紹興二年(1132年)五月,鄧肅攜母避亂于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僅42歲,歸葬于鄧墩,有《栟櫚文集》25卷傳世。
【鄧肅簡介|生平】相關(guān)文章:
1.鄧肅簡介|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