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了免遭朝廷官場斗爭的不測之禍,隨即上書明太祖,要求辭仕過隱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報國志得以實現,位至開國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這豪爽剛正、嫉惡如仇的思想性格,在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時曾得罪過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長、胡惟庸等人,就是對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諫不諱。因此,他想盡早從官場的旋渦中抽出身來,激流勇退。
洪武四年二月,劉伯溫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縣)故里,在鄉(xiāng)間每日讀書吟詩,飲酒奔棋,謝絕同一切官府來往,靜心修養(yǎng),樂哉快哉。說劉伯溫上書請求辭職含有被迫原因,還可以從他后來被朱元璋剝奪俸祿一事加以佐證。
公元1373年,胡惟庸當上了丞相,他對劉伯溫曾經在明太祖面前不同意自己擔任丞相一事,懷恨在心,故誣陷劉伯溫在故里謀占有王氣之地為自己墓地,圖謀不軌。朱元璋因疑心極重,遂于第二年下旨剝奪了劉伯溫的俸祿。劉伯溫被迫忍氣吞聲進京說明真情,不想在京積憂成疾,公元1375年3月他重病不起,被送回鄉(xiāng)里,一月后逝世。
如果劉伯溫在朱元璋登基稱帝的前夕,不待封官列侯即隱退故里或山中寺院,恐怕也不至于后來遭到剝奪俸祿的冤屈。由此看來,政治斗爭中的急流勇退宜早不宜遲,否則,雖辭職也難保全終身。
【劉伯溫之死_神機妙算劉伯溫雖辭職也難保全終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