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討乾隆皇帝喜歡的漢族大臣有兩類:一類是相貌英俊、儀表堂堂、有學問的,比如王杰、董誥;第二類是世代均為清朝高級官吏的,比如劉墉,雖然他長相不怎么樣,還有些駝背,但他符合這第二個條件呀!可惜,紀曉嵐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他既不相貌英俊、儀表堂堂,其家也不屬于世代為官的。
有人疑問:不對呀,紀曉嵐不是個長得很帥氣的人嗎?怎么,有問題嗎?還真有些問題。
紀曉嵐的長相到底是什么樣的,歷史上一直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認為紀曉嵐風流倜儻、一表人才、風趣幽默;第二種說法則認為紀曉嵐貌丑、近視、口吃......到底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呢?
能夠證明紀曉嵐風流倜儻、一表人才、風趣幽默的典型史料是清朝一個名叫江藩的所著《國朝漢學師承記》一書?!秶瘽h學師承記》第六卷記載,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此外,我們還找到了一首詩,作者是洪亮吉。洪亮吉在《續(xù)懷人詩十二首·紀尚書昀》里也稱贊紀曉嵐是“子云筆札君卿舌,當代無人可共論”,證明紀曉嵐說話具有詼諧機智的特點。
這兩段考證符合了第一手材料和“孤證不立”的原則,至此,我們是否可以說紀曉嵐真的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才、風趣幽默了呢?
且慢,注意到?jīng)]有?江藩、洪亮吉這兩個人有兩個共同特點:第一,他們在年齡上都比紀曉嵐小二三十歲;第二,他們在參加工作后經(jīng)常與紀曉嵐接觸,當時他們都是紀曉嵐的部下。因此,細分析一下,是否還有這種可能:他們在非常尊重紀曉嵐的前提下撒了謊,亦或是捧了紀曉嵐的場。在歷史學家而言就是“為名人諱”。
不知你注意到?jīng)]有,這兩個人寫的材料只說到紀曉嵐“風流倜儻、風趣幽默”,并沒有說到紀曉嵐“一表人才”!
而據(jù)另幾位歷史考據(jù)學家的考證,真實的紀曉嵐有三大缺陷:
第一,紀曉嵐貌丑。據(jù)清史專家鄧之誠先生考證,紀曉嵐“貌寢”。所謂“貌寢”,就是相貌丑陋,野史上有人說紀曉嵐是個黑胖子。
第二,紀曉嵐近視。這得從《東華續(xù)錄》中記載的海升毆死其妻吳雅氏案件說起。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學士阿桂的姻親海升毆死其妻吳雅氏,謊稱吳雅氏是自縊身亡。乾隆皇帝派左都御史紀曉嵐去復驗,證明的確是自縊。吳雅氏的弟弟貴寧不服,上告,隨后乾隆皇帝又派阿桂、和會同刑部共同查核,發(fā)現(xiàn)尸身并無縊痕,結果阿桂被罰俸五年、革職留任。而對紀曉嵐,乾隆皇帝則說“紀昀本系無用腐儒,原不足具數(shù),況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諳悉,且目系短視,于檢驗時未能詳悉閱看”云云,則雖交部嚴加議處,實已為之開脫。這里乾隆皇帝說紀曉嵐是“短視”,“短視”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近視。這個材料出自皇帝的圣旨,可以判斷是真實可信的!
第三,口吃。紀曉嵐居然口吃,這在各種傳記中都沒有提起。只有他的好友、跟他交游數(shù)十年、曾為嘉慶皇帝師傅的朱著的《知足齋詩集·續(xù)集》中先后兩次直言不諱地寫到這事?,F(xiàn)錄一首如下:“宗伯河間姹,口吃善著書。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余。抑揚百代上,浩博衡錙銖......食肉不食粟,清濁同一盂。非真佛不度,憑君意踟躕。”
由此,我們是否應該相信鄧之誠先生的判斷,說紀曉嵐有貌丑、近視、口吃上述三大缺點呢?
且慢,這種觀點也不能完全成立!
因為,按規(guī)矩,封建社會里選拔官吏有“身、言、書、判”四項標準的考核。
在這四條標準之中,“身”居首位,“言”居次席。紀曉嵐既然能通過選拔任官,那必然是在“身、言、書、判”這四個方面都合格。其必然通過了形體長相以及說話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說,紀曉嵐長相可能是有些缺陷,但至少不至于丑得沒法見人。
那么,紀曉嵐的相貌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我認為,紀曉嵐在相貌和個人日常生活上有如下特點:
第一,紀曉嵐從相貌來說一般,與和、王杰、董誥、福長安等人相比,不是很英俊,在乾隆皇帝身邊的眾大臣當中應該算是長相比較不好看的。如果我們認識到乾隆皇帝身邊英俊瀟灑的男人比比皆是,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人們說紀曉嵐貌丑了。
第二,紀曉嵐的確有些口吃的毛病,但并不嚴重。否則,劉統(tǒng)勛作為主考官,也不敢錄取紀曉嵐。
第三,紀曉嵐的近視應該是真的,這與他看書時不注意姿勢、平時又缺乏身體鍛煉有關。不過,那個時候像紀曉嵐如此有學問的人,近視一些倒不算什么大缺陷!
長得不太帥氣,有些近視眼,又有些口吃。這樣的人能得到向來喜歡英俊瀟灑的男人圍在身邊的乾隆皇帝的喜歡嗎?
紀曉嵐這些并不突出的缺陷在乾隆皇帝的眼中人為地被放大了。乾隆皇帝看慣了美的,這會兒在他眼中,紀曉嵐簡直太難看了!這樣的人,他是不會喜歡的。除非他必須用到這個人,否則還是別在我身邊的好!
因為自己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造成紀曉嵐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偏激、刻薄、諷刺多于幽默,他經(jīng)常會想方設法、利用一切機會去挖苦、諷刺別人,來發(fā)泄他心中的郁悶和不滿!用大白話說,紀曉嵐這個人嘴有些損,經(jīng)常是罵人不帶臟字。
清朝文人牛應之《雨窗消意錄》一書記載著“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清朝文人錢泳的《履園叢話》一書中說“獻縣紀相國善諧謔,人人共知”。這里的“侮弄” 、“謔”不是在夸贊紀曉嵐的口才。紀曉嵐善于對對子。他對的對子里經(jīng)常有一些挖苦諷刺同僚的話語。比如錢泳在《履園叢話》中就記載著下面一件事:
一次,京城工部衙門失火,乾隆命令大司空金簡召集民工重建。朝中有一官員百無聊賴,遂根據(jù)此事自題一上聯(lián):“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由于此句含有“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都沒人能夠對出下聯(lián)。當時朝廷中有位狀貌魁梧、老炫耀自己是南人北相的中書科,他也挺愛對對子,然而他左思右想,卻始終得不出下聯(lián)。于是他求助紀曉嵐,要紀曉嵐幫忙想想。紀曉嵐笑笑說:“對上此句不難,只是怕對出來有妨先生喲。”中書科急切地說:“啊,無妨無妨,只要對得上就行!”紀曉嵐于是對曰:“南人北相,中書科什么東西!”紀曉嵐用上了“南、北、中、東、西”五個方位,與“水、火、金、土、木”五行相對本來很合適,但放到一起就變成了一句罵人的話了。
又如一個我們都知道的笑話:有一天散朝時,一個太監(jiān)想聽紀曉嵐講笑話,紀曉嵐假裝沉思半天,說:“從前有一個太監(jiān)......”說了半句就不再說了。這個太監(jiān)等了半天,就問:“底下如何?”紀曉嵐答道:“底下一樣沒有。”聞者絕倒。
依我看,紀曉嵐在待人接物上的偏激和刻薄,也是乾隆皇帝不喜歡他的一個原因。
大凡相貌不太英俊的成功人士都有些孤芳自賞,原因無外乎這些人不太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如若自己再不時時鼓勵自己就很難取得成功。紀曉嵐就有些孤芳自賞,表現(xiàn)其一就是炫耀自己,其二就是看不起別人,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xiàn)得偏激和刻薄。
有一次紀曉嵐入值南書房,有位老太監(jiān)久聞紀曉嵐大名,特地前來一睹風采,只見紀曉嵐身穿皮袍,并按當時文人的習慣手持折扇。老太監(jiān)出題:“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此聯(lián)巧妙地將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對紀曉嵐打扮的譏諷,非常不易回對。不料紀曉嵐輕松應對:“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么?”此事迅速被傳為笑談。這里紀曉嵐公然拿太監(jiān)的生理缺陷作笑料,有些缺乏厚道。
再有一個,說的是紀曉嵐當禮部侍郎時,一天尚書和御史聯(lián)袂來訪。幾個人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一只狗,這只狗還有個名字,叫“四兒”??吹竭@條狗,尚書心中突生一計,欲取笑紀曉嵐,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紀曉嵐知道尚書是在捉弄自己,當下不動聲色地說:“要分辨是狗還是狼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還道那是狼是狗呢,原來上豎是狗,哈哈,哈。”
紀曉嵐不慌不忙地接著又說:“另一種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這下子連御史也噤聲無言了。
那些遭到紀曉嵐諷刺挖苦的當事者心里肯定對紀曉嵐不滿,一旦有機會,就會在皇帝面前使絆子,說紀曉嵐的壞話。長期以往,皇帝自然對紀曉嵐不會有好印象,會不自覺地疏遠他。
有人會好奇:在這眾多被紀曉嵐惹惱的人中會不會有和 呢?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紀曉嵐得罪諸大臣結果被乾隆皇帝發(fā)配到新疆時,和 才十八歲,還沒有當官呢,他還沒有參加工作呢。和 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紀曉嵐要小上二十六歲7。紀曉嵐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上進士的時候,和才四歲,那時兩人是不會有什么沖突的。
紀曉嵐這個人從小就很聰明,有“神童”之稱。紀曉嵐的祖父紀潤生在清朝是個小官,官至刑部江蘇司郎中;父親紀容舒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舉人,官也沒做大,曾擔任云南姚安知府,此外他還是個文學名士,寫過一些書。由此可以看出,紀曉嵐的家庭沒有什么特殊背景,在與他同殿稱臣的官員中算得上是出身卑微了。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紀曉嵐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不過,紀曉嵐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里,也受到了一些文學上的熏陶,少年時就顯現(xiàn)出了才華。
關于紀曉嵐少年時的才華,民間有很多故事流傳。據(jù)說,紀曉嵐一日在街上與同伴們玩球,正好河間知府經(jīng)過,球被誤扔進知府的官轎。別的孩子早就四處逃散,紀曉嵐居然上前攔轎索球。知府見他憨態(tài)可掬,說:“我有一聯(lián),如果你能對上,就把球還你,否則這球就歸我了。”紀曉嵐表示同意。知府出上聯(lián):“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紀曉嵐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獨公......”紀曉嵐吞了最后一個字遲遲不說出來。知府問:“何以不說出末一字?”紀曉嵐回答說:“知府大人若將球還我,就是'廉';若不還球,便是'貪'了。”知府聞言不禁大笑,自然把球還紀曉嵐了。
【歷史上的紀曉嵐:解開紀曉嵐相貌性格謎團】相關文章: